專家談上海自貿區
2013-09-29 07:58:44 來源:華夏時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躁動的資本
9月17日,擁有269年歷史的波羅的海交易所首次在中國設實體辦公地點,而其落戶地址就在上海浦東。
國泰君安期貨及金融衍生品研究院首席分析師陶金峰對此分析稱,波羅的海交易所顯然是在為進一步開發中國市場做前期鋪墊,由于有自貿區的優惠政策,波羅的海交易所會更加重視上海的“橋頭堡”輻射作用。
9月20日,上海第二十三批共38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集體獲頒認定證書,這其中包括上;萜沼邢薰、沃爾沃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英國石油公司、美國默沙東公司、英國阿斯利康公司和德國伍爾特公司等。
“公司地區總部就在外高橋保稅區,我們有專人負責研究細則,一旦自貿區掛牌,將很可能提升該公司從德國進口貨物的通關效率。”伍爾特公司副總裁李巖受訪時告訴本報記者。
9月24日,方大特鋼發布公告,公司擬在上海市設立控股子公司上海水波祥龍餐飲有限公司。同日,保諾科技也宣布其上海實驗室落戶自貿區,實驗室將主要服務于上海本地及跨國制藥和生物技術公司,為它們提供藥物發現、開發、生命周期管理和實驗室服務等。
此外,一些大宗商品企業也對自貿區展現了極其濃厚的興趣。本報記者獲悉,國內最大的銅生產商江西銅業,自去年傳出消息上海將建立自貿區以來,公司就帶領團隊研究政策,準備在自貿區設立子公司。
“現在由于受到外匯管制、金融成本等各方面影響,離岸業務很難做大;而成立自由貿易區以后,園區內人民幣可自由兌換、利率的市場化等便利因素,就可以支撐企業把離岸業務迅速做大。”江西銅業國際貿易公司總經理蘇黎告訴本報記者。
而就在不久前,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也對外稱,港交所旗下的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不排除在上海自貿區設立倉儲交收。
本報記者了解到,國務院27日通知中提到,允許符合條件的外資金融機構設立外資銀行,符合條件的民營資本與外資金融機構共同設立中外合資銀行;在條件具備時,適時在試驗區內試點設立有限牌照銀行;在完善相關管理辦法,加強有效監管的前提下,允許試驗區內符合條件的中資銀行開辦離岸業務。
而在此之前,已經有包括五大國有銀行、浦發銀行、招商銀行等十余家國內銀行和匯豐、渣打、東亞、恒生、星展等多家外資銀行,向監管部門遞交了設立自貿區分行的申請,中國太保和大眾保險則在自貿區設立了分公司。
金改仍在路上
資本已然先行,而金融改革卻依然在路上。
“資本市場的反應,可以理解為對新細則至關重要的條例未如期出爐,不過自貿區板塊本身在一個月內漲幅超過一倍之多,有些股票漲幅都已經超過四倍,現在的回調在情理之中。”9月27日,上海一家私募機構投資人丁凌對本報記者稱。
丁凌分析認為,金融創新政策出不出,與這些大漲大跌的股票并沒有多大聯系,無論是外高橋還是上海物貿、浦東建設等,沒有一家上市公司與金融創新有實質聯系,主力和游資無非也是借機出逃。
上海交大中國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費方域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國務院通知提出先設立機構和開辦離岸業務,但是并沒有具體涉及到人民幣匯率、利率方面的措施,提到了開辦離岸業務,這也就意味著金融創新試點節奏放緩,先從離岸業務著手,若放得太快,內地銀行能不能經受得起這么大的沖擊,金融監管機構是否來得及適應這種新的監管環境,都是一個考量。
“比如外匯,會允許一定額度內的自由兌換,我個人強調的是必須與實體業務相關,因為這樣比較容易總量控制,不太可能出現大額波動。”上海財經大學教授陳波稱。
相比之前市場期望金融創新步伐在上海自貿區內一舉實行的熱切,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的觀點則更顯理性,朱海斌稱,對于自貿區金融改革的過度關注和對其推進速度不切實際的預期,更像是一種畫餅充饑式的市場炒作,或使市場在短期的興奮之后陷入失望和困惑,如同此前某些地區掀起的“金改熱”。
朱海斌表示,在幾乎所有自由貿易區中,上?赡苁俏┮灰粋金融改革相對嚴重滯后的個例,但是上海自貿區在金融領域不太可能一步走得很遠。從近期看,先在自貿區內設立金融機構,其門檻難度或可能降低,然后再放開部分離岸金融業務,最后逐步放開到人民幣可兌換、跨境投資等,在利率自由化方面,市場期待的利率完全放開短期內不會成為現實。
而就在9月27日,央行副行長胡曉煉在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成立暨第一次工作會議上指出,利率市場化一定會推進,但不是現在,也不是一步到位。
在諸多業內人士看來,上海自貿區的掛牌,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當所有細則一項一項出爐完畢并付諸實踐,直至人民幣自由流通、利率匯率完全開放,至少也要等到三五年之后。